吉平遇难这个典故来源于三国时期。吉平是洛阳的一位名医,因为对曹操的骄横霸道感到痛恨,他和一些朝廷大臣商议要谋杀曹操。然而,他们的计划被吉平的家奴偷听到,并向曹操告密。
曹操得知此事后,假装自己患有头风病,召吉平前来为他医治。吉平趁机在药中下毒,试图毒死曹操。然而,曹操早已知道药中有毒,因此他立即拿下吉平,对他进行拷打,迫使他招供。吉平坚守自己的信念,始终不肯招供,并且破口大骂曹操。最后,吉平选择以头撞石头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
这个典故的意思在于表现吉平作为一个忠诚而又坚定的人,他因为对曹操的不满和反抗而遭遇了悲惨的命运。尽管他面临极大的压力和威胁,但他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,不屈不挠。这个故事也揭示了权力和阴谋在三国时期的普遍性,以及个人在权力斗争中的渺小和无力。同时,它也传达了忠诚、坚定和勇气等价值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