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以追溯到南朝陈光大二年(568年),那时莆田置县,至今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。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,莆田积淀了绚丽多彩的文化。早在唐代,莆田就有了闹元宵的习俗,这一点可以从竹枝词《元宵》中得到印证:“节到元宵兴倍生,普天人共乐升平。有楼紫陌繁华盛,灯火辉煌不夜城。”
另外,西晋末年,北方战乱导致八姓入闽,中原人大规模南迁,渐次进入福建,其中一些人在莆田落地生根。这些人带来了北方文化,与莆仙文化相互交融,进一步丰富了莆田的元宵文化。由于形式多样,当地群众错开时间表演,形成了独特的莆田元宵节文化,有“十里不同风,一村一习俗”的说法。
莆田的元宵活动大多与火有关,有越火而过、绕火奔跑、跑踩炭火、蹈火而行等多种形式。这些活动不仅丰富多彩,而且持续时间也很长,有的村庄从元宵节前十多天就开始庆祝,一直持续到农历正月底,因此莆田的元宵节也被称为全国时间最长的狂欢节。
综上所述,莆田正月初八元宵节的由来是多方面的,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,也与人口迁徙和文化交流密切相关。这种独特的节日文化在莆田地区得以传承和发展,成为当地人民的重要精神支柱和文化遗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