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士,最早只是指在学读书的弟子。魏晋以后,成了以文学、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,品位也不高。
唐太宗时设文学馆,学士的地位大大提高了。自宋至清,学士品位一直很高。清代的大学士官阶为正一品,是文官之首。硕士,有时只是对博学多闻、德高望重之人的一种尊称。
日本明治年间,从西方引进学位制度时,借用汉语中的博士、硕士、学士这些词汇来翻译英文。
到了清末,中国人又从日本把这种译法搬了回来。这种博士、硕士、学士的称呼在中国才同现代学位制度挂上了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