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百科大全> 列表
经济普查难不难搞
时间:2025-04-14 07:57:30
答案

很难搞

一是个体户资料搜集难。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,党和国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大力发展城乡经济,推动了我国前所未有的非公经济的发展,以个体户为代表的私营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。但是,由于种种原因个体户对政府的有关优惠政策享受较少,与此同时不公平的税费及市场环境,使一定数量的个体户对有关部门的诚信行为有所下降。在市场经济风云变幻的情况下,个体户对其生存和发展的思想顾虑,在经济普查中就表现为对经营情况和支出情况人为少报或不报,从形势上看就是个体户资料搜集难,从本质上看是执政观念与能力面临的新挑战。

  二是高素质普查员选调难。经济普查的关键在乡镇或街道办事处,我国现行的统计工作体制在乡镇或街道办事处又无统计常设机构,经济普查只能临时抽调人员。在各部门任务繁重,骨干人员较少的情况下,在一个乡镇要抽调出几十人懂统计和经济管理,又有一定工作经验,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同志开展经济普查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为此,高素质普查员选调难,是无可非议的现实,这将对经济普查的数据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。

  三是资料开发运用难。由于过去在普查中的一些思维观念和工作方式的滞后,只重视资料的搜集,不重视资料的开发运用,对基层的服务与需要考虑较少,从而严重影响了普查工作的质量和社会效果,使部分干部职工认为普查对基层没有什么作用,不象抓人口与计划生育、财政税收有明显的效果,再说普查都是轰轰烈烈开始,冷冷清清收场,地方党政需要的数据不能及时得到或根本没有。

推荐
Copyright © 2025 同意百科网 |  琼ICP备2022020623号 | 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