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敛巧饭习俗”起始于清代嘉庆、道光年间,每年正月十六,由村里十二、三岁的少女,自发组织一起,挨家挨户地去给村里的老人家拜年,同时向各家各户的村民敛收一些小米、玉米、肉、冻豆腐、萝卜干等食材,街道两侧支起几口大锅,再由村里的中年妇女用这些敛收来的食材做成百家饭和百家菜。在做此饭中,尤其是煮粥时,粥里要放进顶针、针线等女人做针线活的用具,以作乞巧和发财的象征。谁若吃到了顶针、针线、铜钱等,便证明其乞到了巧艺和发财的征兆。
以上为敛巧饭的来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