撅子包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面食,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,特别是山西。它的特点是外皮酥脆,内部层次分明,通常搭配不同的馅料食用。以下是撅子包的基本做法:
材料:
- 面粉:适量
- 温水:适量
- 酵母粉:适量
- 馅料:根据个人喜好可以选择猪肉、羊肉或牛肉馅,加入适量的葱、姜、盐、酱油、料酒、胡椒粉等调味料。
制作步骤:
1. 将面粉放入盆中,加入适量的酵母粉,倒入温水和成面团,盖上湿布饧发至面团体积膨胀到原来的两倍左右。
2. 饧发好的面团揉匀,分割成小剂子,每个剂子擀成圆形面皮。
3. 取适量馅料放在面皮中央,然后将面皮四周捏合,封口捏紧,制成包子形状。
4. 在平底锅中刷上一层薄油,将包子摆放在锅中,盖上锅盖,用小火慢慢加热,待包子底部煎至金黄色。
5. 向锅中加入适量的水(水量大约达到包子的一半高度),盖上盖子,中火蒸煮。
6. 待水分蒸发殆尽,包子底部再次变得酥脆,即可出锅。
撅子包的特色在于其底部的酥脆和顶部的柔软,制作时注意火候控制,避免烧焦。另外,馅料的调味也很重要,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