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道德经》之所以是81章,这与古代书籍的编排方式有关。在古代,书籍并没有现代这样的标点符号来区分章节,一篇文章往往就是一部书。因此,后世在整理和流传过程中,只能根据文意将其拆分成不同的部分。
《道德经》最初的篇章结构并不固定,直到王弼所编排的版本流行开来,才固定为81章。这个版本在流传过程中,受到了广泛的认可,因此81章的结构也就被固定了下来。
这种编排方式,既体现了《道德经》的深奥内涵,也方便了读者的阅读和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