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庭湖之名,始于春秋、战国时期,因湖中洞庭山(即今君山)而得名。历史上有云梦、云梦泽、九江、五渚、五湖、三湖、重湖、太湖之称。
《湘妃庙记略》称:"洞庭盖神仙洞府之一也,以其为洞庭之庭,故曰洞庭。后世以其汪洋一片,洪水滔天,无得而称,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