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百科大全> 列表
血蛤和花甲的区别
时间:2025-04-14 05:51:30
答案

血蛤和花甲,这两种海鲜在形状和口感上都有所不同。

血蛤

血蛤,又称花蚶,是一种贝壳类海鲜,壳表呈白色,被有褐色的薄皮,壳上约有18~21条粗壮的放射肋,也就是我们通常看到的贝壳表面上的纵纹。血蛤的壳顶突出,黑色的韧带为角质。血蛤的血液含血红素,呈红色,这也是它的名字由来之一。血蛤在东南沿海地带很受欢迎,人们常常用开水烫几秒后就可以吃,认为其有很好的滋补、补血效果

花甲

花甲,又称花蛤,实际上和花蛤是同一种东西,只是在粤语中发音相近,所以也被称作花甲。花蛤学名菲律宾帘蛤,别名杂色蛤和菲律宾蛤仔等,壳长2.5到5.7厘米,有多种花纹和颜色,并且两面壳不等,但是左右相似,有明显内嵌韧带。花蛤肉味鲜美、营养丰富,蛋白质含量高,氨基酸的种类组成及配比合理;脂肪含量低,不饱和脂肪酸较高,易被人体消化吸收,还有各种维生素和钙、镁、铁、锌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,营养价值非常高 。

区别

血蛤和花甲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的外形和口感。血蛤壳表呈白色,带有褐色的薄皮,壳上有明显的放射肋,血液含有血红素,呈红色。而花甲则和血蛤类似,只是壳的颜色和纹理有所不同,壳长2.5到5.7厘米,有多种花纹和颜色,两面壳不等,但是左右相似,有明显内嵌韧带。在口感上,两者都很鲜美,但由于血蛤的血液含有血红素,所以血蛤的口感可能会更加鲜美一些 。

推荐
Copyright © 2025 同意百科网 |  琼ICP备2022020623号 |  网站地图